当前位置: 999穴位网 > 胸部腹部穴位 > 上脘穴在哪里?上脘穴位的位置图上腕穴

上脘穴在哪里?上脘穴位的位置图上腕穴

    上脘穴(RN13)又叫上管,胃管,胃脘,上纪。属于任脉,是任脉、足阳明、手太阳之会。上脘穴的准确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处,在腹白线上,深部为肝下缘及胃幽门部。主治胃痛、呃逆、反胃、呕吐、癫狂、咳嗽痰多、黄疸。
上脘穴的准确位置图

    上脘穴在哪里?

     告诉你怎么找上脘穴穴位位置
    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神阙与胸剑结合点连线的中点处,再向上量l寸处,按压有酸胀感。

    上脘穴经穴疗法

    刺法:直刺0.5~1.0寸。针刺时局部酸胀,可传至上腹部。
    灸法:艾炷灸3~7壮,艾条灸5~15分钟。
    按摩法: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也可由他人代为按摩。
    按摩上脘穴位的手法:将食指和中指并拢,按照顺时针方向按揉上脘穴3分钟,就可以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在为自己准备早餐时,就可以随手按压此穴位。按压上脘穴,对人们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饱,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的反胃、胃胀、呕吐、打嗝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上脘穴的注意事项

    上脘穴、中脘穴、下三脘穴的气血运行变化基本相同,气血物质皆是汇聚胸腹上部的地部经水,且皆为循任脉下行,所不同的是,上脘穴、下脘穴汇聚的经水稍少,中脘穴汇聚的经水量大,上脘穴汇聚的经水温稍高,中脘穴则次之,下脘穴的经水温度最低。
上脘穴和中脘穴,下脘穴的穴位位置图

    上脘穴的作用

    健脾和胃,宽胸理气。本穴为足阳明、手太阳、任脉之会所。加之足阳明经别上通于心,而且穴位近心募,胃与心有直接联系,故本穴除用于改善胃部疾病外,还可用于由神志不畅所导致的一些心身疾病。长期刺激上脘穴,对反胃、呕吐、胃脘疼痛、腹胀、呃逆、消化不良、胃炎、黄疸、泄泻等胃肠道系统的各种症状以及虚劳吐血、咳嗽痰多、心绞痛等症均具有良好的调理和改善作用。

    上脘穴配合穴位治疗

    1.配丰隆足三里,适用于纳呆、消化不良。
    2.配天枢、中脘,适用于腹胀、肠鸣、泄泻。

    上脘穴解析

    胸腹上部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
    〖名解〗
    1)上脘。上,上部也。脘,空腔也。该穴名意指胸腹上部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聚集本穴后再循任脉下行,经水如由此进入任脉的巨空腔,故名。上管名意与上脘同。
    2)胃管。胃,胃腑也。管,管道也。胃管名意指穴内的地部经水可直接作用于胃腑气血的阴阳虚实。本穴物质为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性温热,与胃腑气血同性,能直接作用于胃腑,故名胃管。胃脘名意与胃管同,脘通管。
    3)上纪。上,上部也。纪,纲纪之意。上纪名意指本穴对胸腹体表的气血有抓总提纲的作用。本穴物质为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在本穴为先聚集后下行,本穴如有对胸腹体表气血抓总提纲的作用,故名上纪。
    4)足阳明手太阳任脉之会。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它不光来自于任脉上部经脉的冷降之水,还有手太阳足阳明二经的冷降水液,故为足阳明手太阳任脉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循任脉下行。
    〖功能作用〗聚集及传导地部水液。
    〖治法〗寒则补之留针或多灸,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注〗上、中、下三脘穴的气血运行变化基本相同,气血物质皆是汇聚胸腹上部的地部经水,且皆为循任脉下行,所不同的是,上、下脘穴汇聚的经水稍少,中脘穴汇聚的经水量大,上脘汇聚的经水温稍高,中脘穴则次之,下脘穴的经水温度最低。

    按摩上脘穴相关论述

    1.《甲乙经》:“邪在胃脘,在上脘则抑而下之。”
    2.《纲目》“卒心痛不可忍,刺上脘8分,先补后泻。”
    3.《百症赋》:“发狂奔走,上脘同起于神门。”

    上脘穴的生理解剖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肝下缘及胃幽门穴部;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转载地址:www.lxjk999.com/s/shangwan.html
------分隔线----------------------------
推荐穴位图
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