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999穴位网 > 脚底穴位图 > 昆仑穴准确位置图_脚裸昆仑穴作用昆伦穴昆龙穴

昆仑穴准确位置图_脚裸昆仑穴作用昆伦穴昆龙穴

    昆仑,出《灵枢·本输》。别名下昆仑。属足太阳膀胱经。经(火)穴。昆仑穴准确的位置在外踝骨后房与跟腱中间-内太溪外昆仑,昆仑穴位于脚踝外侧,在外踝顶点与脚跟相连线的中央点。(或足外踝后房,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正坐垂足着地或俯卧位后,在足部外踝后房,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孕妇禁用,经期慎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踝关节炎、神经性头痛等。下图是昆仑穴合太溪穴的不同位置:
昆仑穴合太溪穴的分别位置图

昆仑穴:治足跟痛

    在外踝后5分与跟腱之间凹陷中,也是足太阳膀胱经上一个主要穴位。针5分,针刺角度向内踝前缘,孕妇忌针。
    按摩方法:
    ①、用右手拇食指岔开,食指按在右足昆仑穴,拇指按在右足内踝下照海穴上,拇食指同时用力捏拿50下;换左手捏拿左足昆仑穴50下。
    ②、两拇指分按两足昆仑穴同时揉捻50下。
按摩昆仑穴的手法

   先将肌肉放松,一边缓缓吐气一边强压6秒钟,如此重复10次。 

按摩昆仑穴位的作用

1、缓解治疗头痛、高血压、眼疾、目眩、鼻衄等
2、缓解治疗腰痛、怕冷症、肩背拘急、、脚跟肿痛等
3、缓解治疗小儿痫证、难产、癫痫、腹气上逆、肠结石、下痢等
昆仑穴准确位置图

昆仑穴主治

1、后头痛,项强,腰骶疼痛,足踝肿痛;
2、癫痫;
3、滞产。

昆仑穴古代文献

1、养生术语。部位所指,说法不一。一指头。《黄庭内景经·若得章》务成子注引《洞神经》:“头为三台君,又为昆仑。”一指脑。《脉望》卷八:“脑为昆仑。”一指脐。《黄庭内景经·若得章》务成子注:“又云脐为太一君,亦为昆仑。”
2、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下昆仑。属足太阳膀胱经。经(火)穴。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 的凹陷处。布有腓肠神经,小隐静脉及外踝后动、静脉。主治头痛,目眩,项强,鼻衄,腰痛,脚跟痛,小儿癫痫,难产,胞衣不下,下肢麻痹或瘫痪,及坐骨神经 痛,足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3、《甲乙经》:“癫疾,目huanghuang,鼽衄。”

昆仑穴

昆仑穴穴位功能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并散发于体表的部位,是与脏腑经络之气相通并随之活动、变化的感受点和反应点。《内经》称穴位为“气穴”,是“脉气所发”和“神气之所游行出入”的部位。根据穴位的基本含义,穴位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感受刺激(toreceptstimulus)和反映病证(toreflectillness)。

    1、感受刺激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必须作用于一定穴位而产生作用,这是因为刺激作用于穴位后,能激发经气运行,以达到宣通气血、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的 目的,所以,从感受刺激这方面来说,穴位是体表存在的感受针灸、推拿等诸多刺激的感受装置(receptingsetting)。

   2、反映病证《灵枢·九针十二原》载:“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灵枢·邪客》指出,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 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月国。张介宾《类经》注曰:“凡病邪久留不移者,必于四肢八溪之间有所结聚,故当节 之会处索而刺之”。说明古人早已认识到穴位是与脏腑经络之气相通,并随之活动变化的反应点。机体在病理状态下,体表穴位具有反映病证的作用。脏腑器官疾病 通过经络,在体表某些穴位出现各种异常变化的现象,称为穴位病理反应(pathologyresponse)。

昆仑穴的骨度法

1、头部:前发际至后发际12寸,耳后两完骨(乳突)间9寸。
2、胸腹部:天突至歧骨(胸剑联合)9寸,歧骨至脐8寸,脐至横骨上廉(耻骨联合上缘)5寸;两乳头间8寸。
3、背腰部:两肩胛骨内侧缘之间6寸,大椎至尾椎共有21椎。
4、上肢部:腋前纹头至肘横纹9寸,肘横纹至腕横纹12寸。
5、侧胸腹部:腋至季胁(第11肋端)12寸,季胁至髀枢(股骨大转子)9寸。
6、下肢部:横骨上廉至内辅骨上廉(股骨内髁上缘)18寸,内辅骨下缘(胫骨内髁下缘)至内踝高点13寸,髀枢至膝中19寸,臀横纹至膝中14寸,膝中至外踝高点16寸,外踝高点至足底3寸。自然标志取穴法固定标志:两乳中间取膻中;活动标志:握拳在掌后横纹头取后溪。

昆仑穴临床案例

病例1:治疗落枕

高某,女,32岁,一天前早晨起床时发觉右颈部疼痛,头项活动受限。检查见:头部偏向右侧,右颈部斜方肌处压痛明显,局部无红肿。诊断为落枕。针刺 治疗:取健侧昆仑穴,得气后嘱患者缓缓活动颈部。治疗结束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头部左转大于60度后患处疼痛。第二天重复上述治疗1次,疼痛消失,颈部 活动自如。
操作技法
取健侧昆仑穴。常规消毒后,左手食指在外踝高点与跟腱的连线中点取穴,右手持1寸针直刺0.5寸。得气后,嘱患者缓缓活动颈部,同时采用提插捻转手法行针,足小趾抽动3次后即出针,棉球轻按针孔。然后帮助患者做颈部旋转运动。
落枕又称失枕,系颈部突然发生的一组肌肉疼痛、保持性僵直、活动障碍的一种病证,多由睡眠时枕头高低或睡眠姿势不合适引起,采用针刺昆仑穴治疗落枕可获得满意疗效。

病案2:治疗腰痛

王某,女,39岁,2005年,4月2日来诊。自诉病因昨日上午工作劳累后,感左腰部胀痛,不能弯腰,侧弯尤甚。查其舌苔薄白,脉浮弦。左侧腰肌外缘明显压痛(十十十),证系风寒痹阻太阳之脉。治以弹拨昆仑右侧,弹拨后腰部活动自如,腰肌压痛点消失。
按腰痛发病原因概括为外感、内伤两种情况。外感指受风、寒、湿热之邪阻塞脉络而发生。内伤指由肾精亏损,不能濡养经脉所造成。但历来医家认为,外邪 所伤必先因肾虚,腰为肾之外候,肾气虚,邪才得以侵入。反之邪入亦影响肾气不足,故此二者不能截然分别。绝大多数患者的腰痛,是属于受外邪,外伤、劳累等 引起骨关节周围韧带、筋膜发炎或受损,而造成关节不利,又称功能性腰痛。绝大多数患腰痛者,均属此类病。弹拨昆仑穴对此类腰痛疗效显著,但是,对器质性腰 痛无效。
《灵枢·经脉》载:“膀胱足太阳之脉······是主筋所生病者······项背腰尻腘踹脚皆痛。”这说明足太阳膀胱经与腰痛关系密切。本文所举病例皆属于足太阳经腰痛病。故取盛取昆仑,疗效显著。

病例3:治疗眩晕

患者症状:头脑不清,脑部功能反应迟钝,工作效率降低;
产生原因:由于脚部活动不足而产生血液循环停滞,集聚淤血引起;
治疗原理:由于脚部运动,脚部肌肉通过筋纺锤,将刺激送抵脑干部的网样体,使新皮质的脑细胞活泼,因此便能除去脑内淤血,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 右脚与静脉有关,它使由胸部上行的血液顺畅,左脚和动脉有关,它使由头部到脚尖等全身血液顺畅,如果脚冷或因运动不足而使脚部肌肉硬化,则会头晕眼花。
治疗方法:治疗脚部淤血有效的是指压外踝下端前洼处的“丘墟穴”,其次是脚踝正后方的“昆仑穴”。先将肌肉放松,一边缓缓吐气一边强压6秒钟,如此重复10次。采用“足三里”打击法也很有效。先深吸一口气,用手刀击打的同时将气吐尽,如此重复10次,头脑便能清晰。

昆仑穴解析

     Kūnlún(BL60)
    〖取穴法〗该穴位于在足部外踝后房,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解剖〗有腓骨短肌;有小隐静脉及外踝后动、静脉;布有腓肠神经。
    〖主治疾病〗头痛,项强,目眩,癫痫,难产,腰骶疼痛,脚跟肿痛。
    〖人体穴位配伍〗配风池穴治、目眩。
    〖刺灸法〗直刺0.5~0.8寸。
    〖附注〗(l)足太阳经所行为“经”。(2)《针灸大成》:“妊妇刺之落胎。”
    〖别名〗上昆仑穴。
    〖穴义〗膀胱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吸热上行。
    〖名解〗
    (1)昆仑。昆仑,广漠无艮也。昆仑名意指膀胱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吸热上行。本穴物质为膀胱经经水的气化之气,性寒湿,由于足少阳、足阳明二经的外散之热作用,寒湿水气吸热后亦上行并充斥于天之天部,穴内的各个层次都有气血物存在,如广漠无艮之状,故名昆仑。
    (2)膀胱经经穴。经,经过也,动而不居也。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其运行变化为吸热上行,动而不居,故为膀胱经经穴。
    (3)本穴属火。属火,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原本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之气,在本穴的变化为吸热后上行天之天部,表现出火的炎上特征,故其属火。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吸热后循膀胱经上行天之天部。
    〖功能作用〗散热化气。
    〖治法〗寒湿则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风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配风池、天柱、肩中俞、后溪治疗项强;配太溪、丘墟、三阴交治疗足跟痛。转载地址:www.lxjk999.com/s/kunlun.html
------分隔线----------------------------
推荐穴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