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肓穴Bāohuāng(BL53)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第53个穴位,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膀胱炎、尿道炎、睾丸炎等。
怎么找胞肓穴的准确位置坐位,从骨盆后面髂嵴最高点向内下方骶角两侧循摸可触及一高骨突起(髂后上棘),与之平行的髂骨正中突起处即第2骶椎棘突,髂后上棘与其之间的凹陷即为第2骶后孔,再旁开3寸处,按压有酸胀感。![]() 胞肓穴的按摩方法刺法:直刺0.8~1.0寸。灸法:艾炷灸3~7壮,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法:双手叉腰,以拇指指腹加以按压。 ![]() 胞肓穴的作用补肾壮腰,舒筋活络。主要用于调理和改善各种女性疾病,如肩膀酸痛、腰酸、下腹闷痛、手脚虚冷、气血失调、子宫脱垂等。此外,由于该穴为膀胱经脉气所发,可助膀胱行水通利小便之效,对男性泌尿系统疾病也有效。胞肓穴解析
Bāo huāng(BL53),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 按摩胞肓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缓解治疗膀胱炎、睾丸炎、尿道炎、大小便不利等; 胞肓穴配合穴位治疗1.配膀胱俞、中极,通调水道,适用于癃闭、失禁。2.配命门、殷门,活血通络止痛,适用于腰脊疼痛。 3.配天枢、大横,可调肠理气,适用于肠鸣、腹胀、排便困难。转载地址:www.lxjk999.com/s/baohuang.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