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999穴位网 > 胸部腹部穴位 > 中脘穴 > 万能胃药 消化不良中脘穴不消化

万能胃药 消化不良中脘穴不消化

中脘穴:脘指的是胃,中脘即胃的正中间。具体位置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中脘叫后天之本,这个位置是六腑,人体的五脏六腑,还有胃,它们的精气都会汇聚到中脘这个位置。取穴从胸骨向下去找,找到两乳之间偏下的位置,会感觉到这个骨头变软,这个位置胸骨丙的末端变粗的位置到肚脐的中间,取它的中点。

 

主治疾病:具有健脾和胃、益气之功。主要治疗脾胃的问题,大多数胃病都能治疗。脾胃的问题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情况是虚,就是脾胃功能差,另外一种情况是脾胃堵塞,其实现代人很多时候是吃得太多太好,结果造成了脾胃功能消化功能被阻滞,中医里边认为叫做脾肠不足,引发胃胀,打嗝,气不顺等症状。

 

常用的方法是按揉法或摩揉法,揉中脘穴。

对于常见的脾胃功能差,不运化,导致不欲饮食,同时还因生气 引发斜肋胀满,这里面涉及两个脏腑,一是脾胃,二是肝,脾胃是主导消化功能的一个脏腑,生气伤肝,平时肝对于脾胃起到管理的作用,若肝火太旺,便加强了对 于脾胃的管理,脾胃功能就变得比较差,所以一方面要让脾胃功能健运起来,另外一方面还要舒肝气。可用灸中脘的方法来提升脾胃的消化功能,运化功能,但这是一个治标的方法。可以中脘穴与章门穴配合按摩,可起到治本作用。

 

章门穴位于肋骨的下缘,这个穴位叫做五脏汇聚的位置。主治疾病包括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呕吐,神疲肢倦,胸胁痛,黄疸,痞块,小儿疳积,腰脊痛。在乳房的下面两肋间有一个穴位期门穴,是肝经的穴位,管情绪。在做的时候,从中脘这个位置开始捋下来然后往上到肋骨的边缘,然后沿着肋骨捋下来,这样能按摩到这个三个穴位。

 

若腹胀还伴随着胃痛,则需要按揉梁丘穴。该穴位位于膝盖上,也就是髌骨外侧上缘和髌骨最上面的这个平行线这个垂直线,两者相交的这个位置。并拢三指,按这个穴位,两侧交替五分钟,胃疼就可以得到缓解。

 

对于成年人的脾肠不足,积食,还可食用焦三鲜来保证消化道通畅。焦 三鲜用的是麦芽、山楂、神曲这三样东西,然后把它炒焦。这个三样分管成年人不同的积滞,也就是说哪样东西吃多了,就吃那一样东西来消化。吃肉吃多了可食用 山楂。山楂是专门消肉食的,比如你自己买点山楂以后,回来以后把它晒干了,切成片,然后把它炒一到微焦就可以。如果碳水化合物吃多了,比如土豆、红薯、山 药这类东西都是碳水化合物,就可以用炒麦芽。如果是吃面吃多了,比如馒头、包子,这些吃多了。就用神曲。这三样东西一块买或单买都行。

 

对于脾胃功能不好,还有肝气瘀滞的情况,尤其是有更年期的早期表现,除了上述所言中脘穴和章门穴、期门穴配合按揉外,可用一味药叫木香顺气汤,这个药有木香,有青皮、陈皮,都是舒肝理气的,所以如果有胁肋胀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食用.

明朝名医徐春甫的《古今医统大全》讲了一位官太太的故事:
古代当官为宦的,多是三妻四妾,这位夫人的老爷也是一样,这些女人在一起整天争风吃醋,想方设法获取老爷的宠爱,多存私房钱。作为大老婆,这位夫人是老婆 团队的管理人员,整天调理纠纷,还得防着别人谋权篡位。老爷都宠小老婆,所以她经常被老爷的偏心眼气得吃不下饭去,食无定时,食无定量,时间一长胃病就找 上门来了。
她的症状主要是胸腹部胀满不舒服,胃胀、侧腹也胀,感觉两胁的部位刺痛,脉象表现为弦而细。这是肝脾失和的表现,中医将五行与五脏相应,肝属木,脾属土, 肝木克脾土,如果肝气郁滞或过旺,造成对脾的管理作用太强,就像现在一些家长管理孩子一样,什么都不让孩子做,时间一长孩子反而什么都不敢做、不会做了, 日子久了,脾的运化能力自然而然也就下降了,也就是被肝克制住了。
脾的作用就像传送带,把胃所消化的食物营养运输到全身各部加以利用,肝脾之气郁结,阳气受到损伤,导致脾胃功能下降,失于运化,则消化完的营养不被运输,反而堆积阻滞经脉,与郁结的肝气一起,导致胀满不舒、两胁刺痛,而这两胁部恰恰是肝经经过的部位。
分析起来,这位夫人有两个问题,一是脾胃功能下降,运化失常,二是肝气郁滞,经脉不畅。怎么治疗的呢?
医生给这位夫人先用艾叶灸中脘穴,使脾胃的阳气能够得到振奋,运化功能能够正常发挥。然后再辅以汤药——木香顺气汤,使淤积的肝气得到消散,很快病就好了。

穴位治疗,也可治好官太太

这位郎中采用的办法是用中脘穴来健脾开胃,然后用木香顺气汤来辅助疏肝行气、健脾开胃燥湿。
我就在想,这位郎中用的是穴位加汤药的治疗方法,那么,能不能完全不用汤药,全部用穴位来治疗呢?要知道renti的穴位就像是与生俱来自备的药物一样,正确使用同样可以发挥神奇的作用。
经过研究,我发现下面这几个穴位配合起来,就相当于木香顺气汤——章门、期门、京门、腹哀、日月的作用。
章门、期门属于足厥阴肝经,京门、日月属于足少阳胆经,腹哀属于足太阴脾经,木香顺气汤的功效是疏肝、健脾、开胃,而这几个分别位于肝经、胆经、脾经的穴位,也同样能够达到疏肝健脾开胃的效果。

穴位搭配巧治胃病

胃病是现在的常见病,现代人吃得太多、饮食不当,导致好好的胃变得衰弱不堪,各种胃病层出不穷。掌握一些简单方法,就可以在胃不适时自己缓解。

中脘和梁丘 治疗气滞胃痛

冬天,从温暖的房间里出来后吸了两口凉空气,胃就不舒服。或者吃着饭,与别人吵了一架,气得胃里胀满不适而痛。这些情况在生活中都会发生。
有一次我们在学校里做关于穴位作用的试验,受试者都是身体健康的学生志愿者。那是冬日的一天,轮到一位男同学,他是体育特长生,练习长跑的。这天,他和往 常一样先在操作上跑了四五圈,出了一身汗,到食堂后才想起一会儿要来我这里做试验,于是胡乱扒拉几口,就又跑出来,胃里刚吃的热饭被冷风一激,还没跑到我 的办公室就已经胃痛得不行了。
这是因为喝了凉风,导致胃气被冷气所阻,寒凝气滞引起的胃疼。我就当场给他扎了两针,一针在中脘,一针在梁丘,没有5分钟,他两次排气后就感觉胃不疼了。

中脘在胃之中部,那么梁丘又在哪里呢?

屈膝成90°,在髌骨外上缘直上约三横指处。为什么称为梁丘呢?你坐下时,你的大腿像不像横着的大梁?梁丘的位置是肌肉的隆起处,就像一个小丘陵,所以被称为梁丘。
这个穴位是胃经的穴,此处胃经气血深聚,可配合中脘治疗气滞引起的胃脘疼痛不适,作用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如果没有针,用拇指用力点按,坚持20秒钟以上,放松5秒钟,再次重复点按,也可以迅速缓解症状。

中脘和足三里 调理脾胃虚弱

一次,我和父亲代表“程氏针灸”接受电视台的采访,主持人问我是否有过上学期间治病的例子,我便给她讲了一个在学校帮同学治好“胃瘫痪”的故事。
我的一位女同学,经常胃痛胃胀,吃了东西就不消化,脸色越来越黄,精神也越来越差,在大医院做了胃镜等一大堆检查,甚至连动脉血都抽了,最后诊断为“胃动力不足”,医生形象地称为“胃瘫痪”,说没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就吃吗叮啉,胃动力药吧。
可她吃了一阵子药,症状却没有丝毫缓解,就找我来了。很明显这是个脾胃虚弱的症状,穴位治疗中脘加足三里,用针用灸都可以,我用了温针灸的方法,也就是先扎针,然后在针柄上挂上一段点燃的艾条,通过针柄针身,把艾草的温热作用传导渗透到穴位里面,起到温补脾阳的作用。
胃靠什么动力来发挥消化功能呢?经络里运行的是气血,血是营养物质,而气则为能量动力,renti的功能是靠各种气来推动运转的,换句话说,中医将各个脏腑的功 能归结于相应的气来管理。胃的功能要靠脾的阳气来推动,阳属动,脾阳得温而充,脾胃功能就逐渐旺盛起来,胃动力也就足啦。
结果,只针灸了三次,她的症状就大为改善,药也不吃了,医院也不去了,当然也服了我的医术。直到现在,二十年过去了,她的胃口还很不错。你问我怎么随访了这么多年?哈哈,她后来成为我的夫人啦!

穴位告诉我们该怎么吃

很多人问,“不让胃饿着”是不是胃就会好一点?其实恰恰相反,现代人很多情况下并不是营养不够,而是营养过剩,吃得太多反而会造成对脾胃功能的伤害。
那么到底该吃多少呢?大家都知道七八分饱,却不知这个食量的比例与我们的胃经和穴位还有关系,这几个穴位就是足阳明胃经的不容、承满、梁门。

再吃就要吐出来的“不容”

位置在肚脐以上6寸,距离前正中线2寸的位置。(我们将肚脐至胸骨柄的距离定为8寸,将两rutou之间的距离定为8寸,上面6寸、2寸的度量就以此为参照划 分。)它的位置,大致在胃的上口贲门的位置。“不容”是说如果人吃饭的时候,胃中的食物已经堆积到了这个位置,就会觉得太撑胀,以至于都没法容纳,有要呕 吐的感觉,所以称之为“不容”。

装满食物的“承满”

它的位置在不容穴以下1寸的位置,比不容穴稍微靠下。意思是人吃饭吃到这个位置就可以了,不要吃了。胃就像一个口袋一样,装满东西但还可以把袋口系上,就是“承满”了。

横在胃中的“梁门”

梁门,又在承满穴下1寸,与中脘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为什么这个穴位叫梁门呢?一个是中国古代有一个地方叫做“梁门”,如果将整个中国看做renti,梁门这个地方相当于中国地理上梁门(今河北省徐水县)的位置。 另一方面,这个穴位可以治疗一种被称为“心下伏梁”的病症,即心下胃中胀满、憋闷不适,就像是有一块大梁横在心下一样。
古代的房子都有房梁,堆放物品,谁也不会堆到房梁以上,所以我们吃东西也不要吃多,吃到中脘、梁门这个位置就可以了,大约是七八分的位置,以免“心下伏梁”。

穴位木香顺气汤的操作法

知道了这几个穴位,如何能够同时刺激到这些穴位呢?方法如下:

第一步:
按摩中脘,作用等同于在中脘艾灸
将手掌掌心(劳宫穴)附着在中脘穴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前臂做节律性的旋转运动。
★操作时肘关节自然屈曲,腕部放松。
★着力面应向顺时针方向,沿圆形轨迹旋转运行,周而复始,同时要适当扩大按摩的范围,争取能够覆盖胃的全部范围,顺时针按摩为补益之法。
★动作要缓和而协调,正常频率一般每分钟120次左右,按摩中脘时动作可再缓和一些,保持频率80~90次/分钟为宜。力量轻、频率慢称为缓摩,也有补益的作用。
★每次操作时间应不少于5分钟,以中脘穴局部有温热感,并持续向腹内渗透为度,有补益后天之气的作用。

第二步:
用手来“喝”汤
掐腰,然后,用双手手掌分别沿着两侧肋骨走行的方向,从侧胸、后背部向前下方推摩,这样如此反复推摩5~10分钟,可以有效刺激从这个部位循行经过的肝经、胆经、脾经和带脉等经络,就可以起到和木香顺气汤一样的行气疏肝解郁、健脾开胃渗湿的作用。

“万能胃药”的准确位置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上,胸剑联合与肚脐中央之间的中点处,所谓“胸剑联合”,就是自胸部正中向下循按,由硬变软处,即胸骨下端尽处。
脘,指的是什么部位呢?《说文?肉部》说:“脘,胃府也。”也就是说,脘,是胃腔。同时呢,中医所说的脘,也可代指胃。中脘,也就是说胃的中部。
从现代解剖学中我们知道,胃位于横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肠,上口为“贲门”,下口为“幽门”。而贲门的位置约对应着任脉的上脘穴,幽门的位置约对应着任脉的下脘穴,上脘、下脘之间就是中脘。这三个部位,统称为“胃脘”。中脘正处在胃的贲门和幽门之间。

按摩中脘之加强版
了解了不容、承满和梁门的意义,就不难理解这三个穴位对于胃中胀满不适等症状的帮助了。所以当遇到此类问题时,可以在前面介绍的按摩中脘的手法基础上,扩大摩动的范围至中脘两侧的梁门穴,以增强按摩的作用。
中脘 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二分之一处,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胃痛时用指压法按摩中脘穴,可以止痛。

四缝 消宿食、化积滞的专用穴。四缝是四个穴位的合称,经外奇穴。分别位於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第二指关节相交处的横纹中点。四缝原本被医家用来治 疗小儿消化问题,后来证实,cheng人使用四缝效果也非常好。所以今后只要遇到消化不良的问题,就可以找四缝解决,按摩就行,效果很神奇。

转载地址:www.lxjk999.com/s/32677.html
------分隔线----------------------------
推荐穴位图
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