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穴Qìxué(KI13)穴位位置在下腹部,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关元穴左右一指宽处。当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作用有:治疗月经不调、尿路感染、肠炎等。
气穴取穴方法仰卧位,在腹白线与肚脐水平线的交点处,旁开0.5寸处(半横指),先取大赫穴,在向上量1横指(拇指)处,按压有酸胀感。![]() 气穴操作法刺法:1.直刺0.5~1.0寸,局部重胀。针刺不宜过深,用于调经,理气止痛;2.向外阴斜刺1.0~2.0寸,局部酸胀并向生殖器扩散。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用艾条温和灸气穴5~20分钟,每日一次,可以治疗小便不利、痛经等。 【治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按摩疗法】用大拇指按揉气穴100~200次,每天坚持,能够缓解治疗腹胀。
按摩气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月经不调、白带、阳痿、小便不通、泄泻、痢疾、腰部疼痛等 气穴的解剖 在腹内、外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及腹直肌中;有腹壁下动、静脉肌支;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及髂腹下神经。 气穴的穴位配伍
1、配天枢穴、大肠俞穴主消化不良; 气穴的名解气穴【别名]胞门穴,子户穴。【穴义]肾经冲脉气血在此变为合缓的热气。![]() 【名解] (1)气穴。穴内物质为气态物也。本穴物质为大赫穴传来的高温高压水气,至本穴后,快速强劲的高温高压水气势弱缓行并扩散为温热之性的气态物,故而得名。 (2)胞门。胞,胞宫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胞门名意指胞宫的外输气血由此外出冲脉。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温热之气,此气来源于胞宫,在本穴开始向冲脉以外传输,是冲脉气血外出的主要门户,故名胞宫。子户名意与胞宫同。 (3)冲脉足少阴之会。本穴物质既有肾经气血又有冲脉气血,故为冲脉足少阴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热性水气。 【运行规律]循肾经上传及散输小腹各部。 【功能作用]补益冲任。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转载地址:www.lxjk999.com/s/qixue.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