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门穴Zhāngmén(LR13),别名长苹,季肋,隶属于足厥阴肝经。章门穴位的具体位置是在第十一肋骨未端。此穴为脏会穴,统治五脏疾病。按摩或者艾灸章门穴可有效缓解急性腰扭伤,或者腰肌劳损,出现腰部疼痛,腰部不能活动等症状。
怎么找章门穴具体位置?把一只手向上手心贴在脸上,下边肘尖的位子就是章门穴大概的位置。1.侧卧举臂,从腋前线的肋弓软骨缘下向前触摸第11肋骨游离端,在其下缘处。 2.仰卧或侧卧位,在腋中线上.合腋屈肘时,当肘尖止处。 ![]() 章门穴疼痛怎么办?按摩一下章门穴,它是太阴脾经的幕穴看,是不是消化有问题。另外如果有疼痛,主要考虑为炎症或劳累过度引起的,可以去神经内科检查一下,现在可以吃一点止疼药物的,如英太青,要注意休息,不可以过于劳累。章门穴操作法刺法:斜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肝、脾脏。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法: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 按摩期门穴合章门穴,疏肝理气期门穴是肝脏的募穴(脏器之气汇集的穴位),章门穴是脾脏的募穴,在经络上非常重要。按摩这二个穴位可以强健脏器。按摩时,手放在穴位上,吸气,用手指缓缓按摩穴位,按摩10秒后吐气,吐气时放手,吸气时再刺激穴道,反复吸、吐的动作,并配合手的动作收放。章门穴的作用可以调节五脏间协调,一舒肝健脾。二、防治妇科病。三、有减肥的功效。敲打这个穴位把肝气郁结疏散掉了,把脾的功能增强了。疏肝健脾,理气散结。章门掌管消化器官的疾病,因此对于胃痛、胃下垂、消化不良、肝脏、脾脏疾病有改善作用。此外,对于黄疸、呕吐、水肿、小便困难、背部僵硬、水肿等也有调理作用。![]() 章门穴位主治疾病
1、腹痛,腹胀,泄泻,胁痛,痞块。 章门穴穴位配伍
1、配足三里穴治荨麻疹、组织胺过敏症;
章门穴相关信息 肝郁 肝有疏泄的功能,喜升发舒畅,如因情志不舒,恼怒伤肝,或因其它原因影响气机升发和疏泄,就会引起肝郁的病症。其表现主要有两胁胀满或窜痛,胸闷不 舒,且胁痛常随情褚变化而增减。肝气上逆于咽喉,使咽中似有异物梗阻的感觉;肝气横逆,侵犯脾胃,胃失和降而脘痛、呕逆,吐酸水,饮食不脉;脾气失和就发 生腹痛、腹泻。肝气郁结而致气滞血瘀,则胁部刺痛不移,或逐渐产生症瘕积聚。此外,如月经不调、神经官能症、慢性肝肚疾患、肝脾肿大、消化不良等病症也常 和肝气郁结有关。 章门穴位名解章,大木材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肝经的强劲风气在此风停气息。本穴物质为急脉穴传来的强劲风气,至本穴后,此强劲风气风停气息,风气如同由此进入门户一般,故名。后章门名意与章门同,后是与脾经冲门穴的别称前章门相对而言的。长平 长,长远也。平,平坦也。长平名意指随肝经强劲风气扬散的脾土尘埃在此降落使腰侧腹部肌肉变为平坦之状。 胁髎 胁,指穴在胁部。髎,孔隙之意。胁髎名意指随肝经风气扬散的脾土微粒由胁肋部位降落腰腹下部。 季胁 季胁,小胁之意,此指本穴所在的部位,无它意。 肘髎、肘尖穴 古有用肘尖点墨寻穴之法,肘髎穴、肘尖之名即来自该法。 脾募 募,募集也。本穴为天部的脾土尘埃归降之处,故为脾经募穴。 脏会 脏,指五脏的各种气血物质也。会,会合也。本穴物质为天部的弱小风气,此弱小风气中包含有五脏特性的五种气血物质,有属肾的水、属脾的土,还有其它脏腑传来的各种精微,为五脏气血的混合之物,故为脏会。 足厥阴少阳之会 本穴物质不光为急脉穴传来的强劲风气,还有胆经辄筋穴冷降而至的水湿之气,故为足厥阴少阳之会。 转载地址:www.lxjk999.com/s/zhangmen.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