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穴Yōumén(KI21)的位置在人体的上腹部,属于足少阴肾经穴位图。当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该穴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七肋间神经。【按摩幽门穴位的作用】缓解治疗恶心、呕吐、饮食不下、消化不良、支满、心痛、逆气、烦心、胃痉挛、胃下垂、肋间神经痛等。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炎、幽门狭窄等。 快速找幽门穴穴位位置: 取仰卧位,从胸剑联合向下量约2横指,再从前正中线旁开0.5寸处(半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 幽门穴作用健脾合胃,降逆止呕。本穴可有效调理合改善腹痛、腹胀、呕吐、泄泻,痢疾等胃肠道疾病。此外,还可有效缓解乳腺炎、乳汁缺少、妊娠呕吐等女性疾病的不适症状。腹痛,呕吐,善哕,消化不良,泄泻,痢疾。
幽门穴操作法刺法:直刺0.5~0.8寸。针刺时,局部有酸胀感,可传至上腹部。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法: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由他人代为按摩效果更佳。 幽门穴的穴位解剖 在腹直肌内缘;布有腹壁上动、静脉;有第6、7、8肋间神经分布。 幽门穴配合穴位治疗1.配玉堂,可有效缓解合改善烦心,呕吐。2.配中脘穴、建里穴治胃痛、噎嗝、呕吐; 3.配天枢穴治腹胀、肠鸣、泄泻。 幽门穴名解幽门穴冲脉足少阴之会。〖别名〗上门穴,上关穴,幽关穴。〖穴义〗肾经冲脉的寒湿水气在此吸热后极少部分循经上行。1)幽门。幽,深长、隐秘或阴暗的通道。门,出入的门户。 该穴名意指肾经冲脉的寒湿水气在此吸热后极少部分循经上行。本穴物质为腹通谷穴传来的寒湿水气,因其性寒湿带重,至本穴后,在外部传入之热的作用下只有极少部分水湿循经上行,肾经冲脉气血从此由寒湿之性转而变温热之性,故名。幽关名意与幽门同。 2)上门穴。上,上行也。门,出入的门户也。上门名意指肾经冲脉的寒湿水气在此吸热上行。 理同幽门名解。上关穴名意与上门同,关指穴内带重的水湿被关卡于下,只有轻质之气循经上行。 3)冲脉足少阴之会。本穴物质既有肾经气血又有冲脉气血,故为冲脉足少阴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寒湿水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寒湿水气散热冷降,小部分则吸热循经上行。 〖功能作用〗升清降浊。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点刺出血或灸,热则补针。 转载地址:www.lxjk999.com/s/youmen.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