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穴(LU3)属于手太阴肺经。天府穴的准确位置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以取穴者自己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处。按摩天府穴可以有效缓解鼻炎症状。有宣肺止咳、疏经活络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配合治疗咳嗽、气喘、鼻衄,上臂痛等病症。天府穴穴位位置在哪里?1.坐位,臂向前平举,俯头,鼻尖接触上臂侧处。2.坐位,微屈肘,肱二头肌外侧缘肘横纹上6寸处。 3.肱二头肌外侧沟中,腋前纹头至肘横纹的上1/3与下2/3交界处。刺法:直刺0-5~1.0寸。 ![]() 天府穴的按摩方法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分钟,艾条灸5~15分钟。按摩法:点按法、指推法、擦法、揉法。 【天府穴的保健养生】经常用中指指腹揉按天府,每次左右各按1-3分钟,对鼻部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能够预防鼻塞、鼻炎等。 ![]() 天府穴的作用本穴有通宣肺气、安神定志、清热凉血作用。适用于咳嗽,气喘;甲状腺肿大;精神病;鼻衄,吐血;肩臂部疼痛。此穴可抗菌消炎,尤其对过敏性鼻炎有显著改善作用。天府穴名解天府:天,指人体上部;府,聚结。《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中说:“天以候肺。”肺为五脏之华盖,为肺气聚结之所,故名“天府”。古代取此穴时,多令患者以手伸直,用鼻尖点臂上,到处是穴。而鼻属肺窍,肺藉鼻而外通天气,肺为人身诸气之府,所以此穴称为天府。![]() 天府穴的穴位解剖皮肤一皮下组织一肱肌。皮肤浅层有臂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有头静脉和臂外侧皮神经经过。深层有肱肌,肱肌与肱二头肌之间有肌皮神经经过,并发出肌支支配此二肌。天府穴的主治疾病咳嗽,气喘,胸闷;多睡恍惚,善忘,悲泣,乱语;鼻衄,吐血,目红肿;头眩目瞑;瘿气;疟疾,身肿,身重嗜睡,紫白癜风,上臂内侧痛等。天府穴的配伍应用瘿气咽肿:天府、臑会、气舍(《备急千金要方》)。鼻衄:天府、合谷(《针灸聚英·百症赋》)。 紫白癜风:天府、侠白(《循经考穴编》)。 咽喉肿痛:天府、侠白、池泽(《针灸正宗》) 风证:天府、曲池、列缺、百会(《备急千金要方》) 天府穴的古文摘录定位记载《针灸甲乙经》:在腋下三寸,臂臑内廉动脉中。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在腋下三寸中,以鼻取之。 《循经考穴编》广注:宜直手合掌,眼视中指,取鼻尖点到处是。一法,与乳相平取之亦可。 《针灸集成》:距腋下三寸,在臂上前廉直对尺泽,相距七寸半。 主治记载 《灵枢·寒热病》:暴瘅内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 《针灸甲乙经》:咳上气,喘不得息……身胀,逆息不得卧;风汗出,身肿,喘喝,多唾,恍惚,善忘,嗜卧不觉。 《备急千金要方》:卒中恶风邪气,飞尸恶疰,鬼语遁尸;疟病;瘿恶气。 《循经考穴编》:紫、白癜风;臑病。转载地址:www.lxjk999.com/s/tianfu.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