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沟穴(DU26)为督脉经穴,别名人中,鬼客厅,鬼宫,鬼市,鬼排,为督脉与手足阳明之会,是急救穴、止痛穴。穴位位置在面部的人中沟正中线上1/3与2/3交界处。 古语有云“急救水沟谋”,即水沟穴最大的一个作用就是急救,是我们身体的保护神。这个穴位之所以能够“救命”,从中医角度来讲,人体出现昏迷、晕厥、癫狂,是天地之气不同,循环中断的缘故。而水沟穴为手、足阳明与督脉之会,刺激它可以使阴阳二气相接,人自然很快就能苏醒过来。怎么找水沟穴,人中穴的穴位位置图?1.可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穴在面部,人中沟中的上1/3与下2/3交界处,按压有强烈的压痛感。2.取穴时常常采用仰靠坐位的姿势,水沟穴即人中穴,位于上唇上中部,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的交点。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 水沟穴,人中穴如何按压?刺法:向上斜刺02~03寸,用雀啄手法或指甲掐按或三棱针点刺放血,不灸。按摩法:以手指指腹或指尖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 按摩人中穴的方法:用拇指尖掐或针刺人中穴,以每分钟揿压或捻针20-40次,每次连续0.5-1秒为佳。 特别注意:人中穴为人体最重要的穴位之一,而且也是一个相当危险的部位,如果采用此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时候,注意力道不要过于强烈。人中穴被点中后头晕眼昏! 按摩人中穴治疗慢性鼻炎的方法1、两手拇指微屈, 其他四指轻握拳,用拇指背沿鼻梁两侧上下往复摩擦数十次,上擦到眼下部,下擦到鼻孔侧。2、双手捂住脸部,左右手各自向相反方向弧形揉搓脸部。3、用一指 尖轻按人中穴(人体鼻唇沟的中点),以顺、逆时针方向各旋转按揉50次。每日早晚各做1次,只要长期坚持,定会收到满意效果。点按人中穴缓解腿抽筋1、点按人中。将手指或刮痧板角部放置在人中穴上,用连续点按该穴的方法点刺人中穴。人中是督脉穴位,点按它可以振奋阳气,缓解痉挛。2、稍缓解后,可配合拍打膝盖后窝。膝盖后窝处包含有委阳、委中、阴谷三个穴位,拍打此处能疏通巡行于腓肠肌部位的经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可以有效缓解寒湿阻滞经脉引起的腿抽筋。但要注意拍打力度由轻渐重,两次拍打要有间歇。 人中穴急救穴将大拇指屈曲为90°,指尖切压在穴位上,指力内收,力贯指端,先从中间往上顶推,进行强刺激。此时大拇指一紧一松地按压,节律均匀,频率快则每秒三四次,慢则每秒一两次,轻重、快慢交替进行。{注意事项} 短暂急救未能奏效者,立即打“120”送至就近医院救治。 水沟穴的功效:醒脑开窍、苏厥止痛、宁神志、利腰脊。水沟有安神之痛的功效,尤其是对脑卒中昏迷的患者,可以急速按压此穴,以使其回神,是急救的重要穴位之一。另外,本穴还可用于缓解中暑、高血压、脑卒中、休克、恶心、呕吐、烦渴、牙关禁闭、鼻塞、水肿、糖尿病、急慢性惊风、晕厥等症。按摩人中穴(水沟穴)位的作用主治疾病:癫狂痫、中风昏迷、小儿惊风、面肿、腰背强痛、昏迷、晕厥、暑病、癫狂、臆语、痫证、急慢惊风、鼻塞、鼻出血、慢性鼻炎、风水面肿、牙痛、牙关紧闭、黄疸、消渴、遍身水肿、霍乱、温疫、挫闪腰疼、人事不醒、心腹绞痛、剧烈腰背痛等。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休克、癔病、精神分裂症、晕车(船)、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急性腰扭伤等。配中冲、合谷主治中风不省人事;配委中主治闪挫腰痛。 人中穴为急救昏厥要穴
主治癫.狂.痫.中风昏迷.小儿惊风.面肿.腰背强痛等症。 “按压人中进行急救,时间、力度和按压手法都有讲究。”刘长信说,如果是轻度的头昏或中暑,可以用指肚按揉人中穴,每次持续数秒,按揉2—3分钟一般即可缓解症状。 如果病人已经晕厥、昏迷,则应该用指甲掐或针刺人中穴,适当的节律性刺激最为合适:每分钟掐压或捻针20—40次,每次持续0.5—1秒,共持续1—2分钟即可。指掐人中穴是在模拟针刺效果,力度不要过大,以稍用力为宜。 需要注意的是,掐或针刺人中只是一种简便的应急措施,病人家属还应及时与医院联系,进一步抢救,以免延误病情。 刘长信告诉记者,除了人中外,人体常见的急救穴还有百会、涌泉和十宣。百会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涌泉位于足底,弓足时在足心前1/3的凹陷中;十宣在手的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10个穴位。按压百会或涌泉,或以针刺十宣放血,对于头痛、眩晕、休克等,一样可以起到急救效果。 水沟穴的穴位解析:督脉的冷降水液在此循地部沟渠下行。〖解剖〗在口轮匝肌中;有上唇动、静脉;布有眶下神经支及面神经颊支。 〖名解〗 (1)水沟。水,指穴内物质为地部经水也。沟,水液的渠道也。该穴名意指督脉的冷降水液在此循地部沟渠下行。本穴物质为素髎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在本穴的运行为循督脉下行,本穴的微观形态如同地部的小沟渠,故名。 (2)人中。人,指本穴位在头面天地人三部中的人部。中,指本穴位处在头面前正中线。人中名意指本穴位于鼻唇沟的中部,无它意。 (3)鬼客厅。鬼,与天相对,指穴内物质为地部经水。客厅,接待的厅堂也。鬼客厅名意指穴内气血为来自天部之气的冷降水液。本穴位处督脉,督脉气血以阳气为主,地部经水稀少,而本穴气血则为地部经水,地部经水如同督脉气血的宾客一般,故名鬼客厅。鬼宫、鬼市、鬼排名意与鬼客厅同。 (4)督脉手足阳明之会。本穴的地部经水不光为督脉的阳气冷降而成,主要的是手足阳明经的冷降水液,故为督脉手足阳明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根据人体所处的不同体位而分别传于手足阳明经及督脉的兑端穴。 〖功能作用〗分流督脉经水,通经活络。 人中穴配合穴位治疗1.配百会、十宣、涌泉,适用于神志昏迷。2.配委中、迎香,适用于急性腰扭伤。 3.配三阴交、血海,适用于月经不调、崩漏。 4.配尺泽,适用于中暑。 5.配上星、风府,适用于鼻流清涕。 人中穴相关论述1、《肘后备急方》:“卒死尸厥。”2、《医宗金鉴》:“中风口噤,牙关不开,卒风恶邪鬼击,不省人事,癫痫卒倒,口眼歪斜,风水面肿,及小儿急慢惊风。” 人中临床应用病症水沟穴为督脉经穴,别名人中、鬼宫,为督脉与手足阳明之会,位于人中沟正中线上1/3与中1/3交界处。其功能醒神开窍,清热熄风,主治昏迷、晕厥、癫狂、急慢惊风、消渴等多种疾病,为中医抢救危重病人的急救穴之一。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本穴抢救神志不清的各种危重病人,疗效甚佳,兹举数例如下:急性心肌梗塞昏迷梅某,男,58岁,1996年8月16日晨4时急诊。主诉:心前区压榨样疼痛2小时。患者来诊时面色苍白,语声低微,大汗淋漓。病人在其家属挽扶下进入急诊室时突然意识丧失,全身瘫软往下滑。急扶病人上诊床,查:心率118次/分,律不整,心音低钝,四肢湿冷,脉微欲绝,拟诊为急性心肌梗塞,随即以右手拇指甲角代针,按压水沟穴,施以强刺激手法,约一分钟后,病人“啊”的一声,渐渐苏醒,继以亚硝酸异戊脂雾化吸入,再以硝酸甘油片压碎舌下含服,给氧和接上补液后护送到住院部治疗,入院10小时后,心电图证实急性心肌梗塞,住院4周痊愈出院。失血性晕厥李某,女,22岁。1996年9月在门诊侯诊时突然晕倒,面色苍白,不省人事。笔者即赴现场以拇指甲角代针掐压水沟穴,施以强刺激手法,病人约一分钟后苏醒。患者诉说7天前曾做人流手术,仍出血,乃送妇科治疗。高热抽搐杨某,女,12岁,1996年6月16日急诊。主诉:发热两天,抽搐半小时。诊时病孩高热,T39.7℃,四肢厥冷,双手握拳抽搐,不省人事,即施手法掐压水沟穴,重刺激,一分钟后患孩苏醒,抽搐停止,再作常规治疗。急性胃肠炎失水昏迷 陈某,男,21岁,1996年10月18日急诊。主诉:频繁呕吐伴腹痛2小时。患者于晚饭后不久即出现胃脘不适,频繁呕吐,开始为胃内容物,继而呕出绿色液体。患者来诊时全身疲倦,面色苍白。查:T36.2℃,BP60/30mmhg,肺(-),剑突下压痛,肠鸣亢进,舌干苔白,脉沉细。在进入注射室时突然昏迷、不省人事。即将病者平卧于病床上,以拇指按压水沟穴,施以重刺激手法,约一分钟后苏醒,然后再作常规治疗。 体会上述昏迷其临床表现和病因各不相同,有虚有实,有寒有热,为何均取水沟穴而奏捷效?这是因为它们的临床表现和病因虽不一样,但它们都具有神志不清这一共同特点。水沟穴的功能是醒神开窍,清热熄风。根据中医治疗急病的特点,不论是中风、中暑、真心痛、惊风、晕厥,一旦出现神志不清的时候,就要急则治其标,以醒神开窍、回阳救逆为主。特别是在基层医院抢救心肌梗塞神志不清,而第一时间抢救药物还未到位或病人未能送入住院的情况下,应用此法,为病人住院治疗创造时机。具有抢救及时,不受条件限制和疗效快捷等优点。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急发生闭塞、血流中断,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缺血以致局部坏死,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冠状动脉在粥样硬化的基础上产生持久的痉挛,使心脏供血中断。指压水沟穴使病人能在一分钟左右苏醒,对于及早缓解患者冠状动脉的持久痉挛,挽救濒死和缺血的心肌,缩小梗塞面积和防止梗塞扩大,渡过急性期,起了重要的作用。水沟为督脉经穴,又为督脉与手足阳明之会,督脉为督辖诸阳之经络而长于阳,以拇指掐压水沟穴,其内应龈交,龈交穴为督、任、足阳明之会,具有宁神镇痉之功,任脉统诸阴之血。指压水沟穴,实际上是一指取两穴,任督二脉,一阴一阳,能统领人体经络之阴阳,具有醒脑开窍、回阳救逆、敛阴固脱之功,此法不失为抢救危重病人的有效方法。转载地址:www.lxjk999.com/s/shuigou.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