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999穴位网 > 脚底穴位图 > 太白穴 > 足太阴经之太白醒脾

足太阴经之太白醒脾

    太白穴的穴性认识(共修2015-06-12)

    病例:患者金某,44岁,女,因“入睡困难8月余”来大诚中医就诊,经治疗后症状好转。近日因工作压力大,又出现入睡困难,伴晨起困倦乏力,脘腹胀满,食后为甚,平素性情急躁,二便调,舌淡苔白腻,舌体较大,晨起舌边有明显齿痕,脉缓。

    辨证:阳明、少阳经合病

    取穴:上巨虚、滑肉门、胆囊、侠溪、尺泽、阴郄、气海、百会、印堂、太白

    跟诊感悟:

    虽然此患者以入睡困难为主症,但困倦乏力,脘腹胀满,食后为甚,舌淡苔白腻,晨起舌边有明显齿痕,脉缓等提示脾虚,因此程老师在方中配了双侧太白穴,浅刺至人部,穴位有胀痛感为得气,留针20min。跟诊后认真思考程老师选穴的奥妙,现将自己的感悟分享如下:

    为什么选择太白穴?

    《灵枢·九针十二原》:“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即太白穴属足太阴脾经,穴性属土,又为原穴。“五脏六腑之有疾者,皆取其原”。原穴与脏腑之原气密切相关,针刺原穴能通达三焦原气,调整内脏功能。因此脾脏的疾病可用足太阴脾经的原穴来治疗。又因脾主运化,故针刺脾经的原穴太白具有“醒脾”作用,能治疗脾胃虚弱,湿浊内生的病证。已有研究观察电针太白穴对脾虚证家兔的作用,发现该穴不仅可以提高血清淀粉酶活性及小肠吸收功能,而且还可以提高血清胃泌素含量,从而达到改善脾虚证的目的。而我们知道胃泌素是由胃窦及十二指肠近端粘膜中的G细胞分泌的,能促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促进胃窦部运动,同时抑制幽门括约肌运动。这就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太白穴的特异性“醒脾”作用。

    为什么采用浅刺?

    这可以从脾主升清的生理特点来解释,脾气的升动转输作用,将胃肠道吸收的水谷精微和水液上输于心、肺,通过心肺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因此,要发挥“脾升清”的生理功能需要浅刺,其用意是激发脾气,进而达到“醒脾”之功。这与中药佐用小剂量芳香类药物,醒脾升清,有异曲同工之妙。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参苓白术散,主方以人参、白术、茯苓、白扁豆、薏苡仁、山药等补益脾胃、渗湿止泻,同时佐以小剂量的芳香之品砂仁,以醒脾化湿。又如《正体类要》归脾汤中,在补气养血药中佐以少量木香,理气醒脾,以助脾运化升清。上述两个经方中的砂仁和木香,则与程老师针刺处方中的“太白”相似。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太白穴属土穴,主醒脾除湿。脾为土脏,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他脏腑有赖于脾的运化。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尤其是对各类虚证,我们可以加用浅刺太白的方法,达到“醒脾”之功,进而增强全方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脾与“长夏”相通应,因此在夏至-处暑的季节,无论患者属于何经的病证,都可以加用太白穴,“醒脾除湿”。

    我对太白穴性的补充解读:

    太白Taibai(SP3)(输、原穴)

    位置在足内侧,第1跖指关节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图72)。

    主治胃痛,腹胀,便秘,痢疾,吐泻,肠鸣,身重,脚气。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太白为原穴,当应足太阴经脉病候,主“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等,但查足太阴足部诸穴,均应脾土之性,脾主运化,故诸穴擅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等脾胃疾患。那么,太白有何特点?针刺方法有何特殊要求?

    太白为输穴,主体重节痛。《黄帝明堂经》中记载太白主:“身重,骨痿不相知”、《循经考穴编》中记载太白主:“脚气红肿”;脾主运化,又主肌肉四肢,实与代谢相关,故太白所主关节疼痛,多有“重”、“肿”之象,应现代医学痛风、糖尿病、类风湿等引起的关节疼痛,而此类由于机体代谢紊乱引起的关节疼痛,恰以局部红肿为特征,又多先发于手足关节,以足大趾处的第一跖趾关节更为常见,正应太白健脾助运、利水消肿之性,亦与古人总结的五输穴穴性规律中“输主体重节痛”相合。

    但太白位置表浅,针刺不深,却痛感较明显,似与他经输穴治肿痛之症时的深刺法相异,概其性不同于他经输穴局部深刺以通经活血、化瘀止痛,而通过其醒脾之性,增强代谢而获效。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好发于女性更年期阶段的痛风型关节炎,多初发于足大趾内侧,其症最在足大趾,但其病本病位实在身体代谢机能(脾之运化功能)是否健运。另外,太白很少在针灸处方中做为主穴使用,或单用本穴治疗某症,概多取其醒脾之性,辅助起效。

    故,太白穴性,醒脾为要,区别于大都的通腑泄热、公孙的调和脾胃,以及阴陵泉的健脾利水之性等,针灸处方中多辅之,功如方剂中砂仁、木香之功。转载地址:www.lxjk999.com/s/33038.html
------分隔线----------------------------
推荐穴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