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999穴位网 > 胸部腹部穴位 > 乳根穴 > 产后乳少不用急,一灸乳根穴乳汁不断!

产后乳少不用急,一灸乳根穴乳汁不断!

  产妇在产后2~10天内没有乳汁分泌,或分泌量过少;或者在产褥期、哺乳期内乳汁正行之际而减少或全无,不够喂哺婴儿的统称乳少。乳少亦称“缺乳”、“乳汁不行”,现代医学称之为“乳汁不足”。本病多发生在产后第2、3天至半个月内,也可发生在整个哺乳期。

  灸道堂灸疗师表示,早在隋代《诸病源候论》即列有“产后乳无汁候”,认为其病因是“既产则血水俱下,津液暴竭,经血不足”。《本草纲目》概括为:“乳乃阴血所化生,脾胃摄冲脉任脉,未受孕则下为月水,即孕则留养胎,已产则赤变白上为乳汁”。宋·陈无择《三因极—病证方论》分虚实论缺乳:“产妇有两种乳脉不行,有气血盛而壅闭不行者,有血少气弱涩而不行者,”这对后世研究缺乳颇有启迪。中医学认为乳汁缺乏多因脾胃虚弱,“胃足阳明之脉其直者,下乳内廉”经络通过乳房,若气血不足,脾胃生化无权,加之分娩伤气失血,乳汁无以化生。《妇人良方》说:“妇人乳汁乃气血所化,若气血虚弱,则生子乳汁短少。”《傅青主女科》亦说:“今产后数日,而乳不下点滴之汁,其血少气衰可知。气旺则乳汁旺,气衰则乳汁衰,气滞则乳汁亦滞,必然之势也。”或因产后情志抑郁,肝郁气滞,乳头属肝,若情志抑郁,恚怒烦恼,肝失调达,气机不畅,肝失疏泄,乳汁不通。《格致余论》说:“乳子之母,不知调养,怒忿所逐,郁闷所遏,厚味所酿,以致厥阴之气不行,故窍不得通,而乳不能出。”

  现代医学认为产后少乳的原因很多。孕前乳腺发育较差,孕期因胎盘功能不全等使乳腺准备性发育障碍,或分娩时出血过多,或产后营养不良,或有慢性疾病,使身体健康情况很差,或恐惧、不愉快等精神因素,影响内分泌功能;或授乳方法不正确,或过度劳累、睡眠不足均可使乳汁分泌减少。

  【灸疗辨证】

  1.气血虚弱型

  (1)症状表现:产后乳少,甚渐全无,乳汁清稀,乳房虚软,无胀痛感,纳呆食少,神疲气短,面白少华,舌质淡,苔白,脉象沉细而弱。

  (2)灸疗原则:补气益血、催乳通乳。主要取任脉、足阳明、手足太阳经穴。

  (3)灸疗处方:脾俞、足三里、乳根、膻中、少泽。

  (4)随症加穴:①血虚乳汁少者,加膈俞;②神疲食少者,加中脘、气海。

  (5)灸疗方法:

  ①艾条温和灸: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灸治1~2次,3次为1疗程。

  ②艾条悬起灸:每穴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灸治2~3次,3次为1疗程。

  ③艾炷直接灸:选少泽、膻中两穴,艾炷如麦粒大,每穴可灸3~5壮,每日灸1次。一般2~5日即可通乳。

  ④艾炷隔姜灸:每穴灸3~5壮,艾炷如半枣核大,每日灸治1次。

  ⑤灯火灸:每穴灸1壮,隔日1次,7日为1个疗程。

  (6)方义说明:本方具有补气益血、催乳通乳的作用。取脾俞、足三里以健脾和胃而培补后天之本,俾气血生化有源;取乳根以促进乳腺分泌;取气之会穴膻中以行气催乳;取少泽而通乳汁。数穴合用,而起补气、益血、催乳、通乳的作用。

  2.肝郁气滞型

  (1)症状表现:产后乳少,或因郁怒遂致点滴全无,胸胁胀满,乳房胀痛,按之饱满,情怀郁结,烦躁易怒,舌质红,苔薄黄,脉象弦细有力。

  (2)灸疗原则:疏肝理气,通络下乳。主要取足厥阴、足阳明、任脉、手足太阳经穴。

  (3)灸疗处方:肝俞、期门、膻中、太冲、乳根、少泽、足三里。

  (4)随症加穴:①胸胁胀闷者,加内关、阳陵泉;②食欲不振者,加中脘、公孙。

  (5)灸疗方法:

  ①艾条雀啄灸:少泽穴每次灸10分钟,其余穴位每次灸5~10分钟。

  ②艾条悬起灸:每穴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灸治2~3次,3次为1疗程。

  ③艾条隔葱灸:取葱白适量,捣如泥膏状,敷于穴位上,上置艾条(点燃后)按温和灸法施灸。每次选3~4穴,每穴灸5~15分钟,每日灸治1次。

  ④灯火灸:每穴灸1壮,隔日1次,7日为1个疗程。

  ⑤针上加灸:按上方施行毫针捻转泻法后,于针尾上置以艾圆灸之,每穴灸3~5壮,每日1次,3次为1疗程。

  (6)方义说明:本方具有疏肝理气,通络下乳的作用。取肝俞、期门以俞募相配,而疏肝解郁;取膻中、太冲以疏肝行气而通乳络;取乳根以促进乳腺分泌;取少泽而通乳汁。

  【补充说明】

  1.采用艾灸治疗本病效果良好,艾灸不仅能够行气活血,体现“泻”的作用,而且能温养脾胃,体现了“补”的作用,使气血得养,乳汁畅行。

  2.需要回乳者,可取足临泣、光明,针后加灸,每穴用艾条灸10分钟,每日1次,连续针灸3~5次。

  3.根据现代研究,少泽穴治疗本病效果突出,可点刺放穴,也可施行灸法。

  4.本病应早期积极治疗,在乳少发生最迟不到1周时,及时治疗,缺乳时间最短灸疗效果越好。

  5.产妇在哺乳期应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掌握正确的哺乳方式,可多食高蛋白流质食物。

转载地址:www.lxjk999.com/s/32068.html
------分隔线----------------------------
推荐穴位图